“洗牙会把牙齿洗松吗?”
“洗完牙牙缝变大了,是不是伤了牙齿?”
“洗牙后牙齿更敏感了...”
“洗牙是不是把牙表面的釉洗掉了” ......
在口腔科门诊,这类问题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不少人对洗牙充满顾虑,甚至觉得洗牙对牙齿伤害特别大。其实,洗牙到底好不好,答案藏在科学原理里。
洗牙的专业名称是 “龈上洁治术”,简单说就是用专业器械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我们每天刷牙,总会有一些角落清洁不到,时间一长,食物残渣和细菌就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进而矿化变成牙结石。牙结石就像牢牢粘在牙齿上的 “石头”,不仅刷不掉,还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红肿、出血,进而导致牙周病。
洗牙的核心作用,就是清除这些 “隐形杀手”。对于口腔健康来说,这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维护手段。就像我们的家,即便每天打扫,却总会有打扫不到的死角,需要定期做深层清洁一样,牙齿也需要定期“大扫除”。
洗牙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预防牙周病:牙结石和牙菌斑上的细菌是牙周病的主要诱因,洗牙能及时清除牙结石,进而避免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让牙齿 “扎根” 更稳固。很多人发现洗牙后牙龈不出血了,就是这个道理。
改善口腔异味:牙结石和牙菌斑会滋生细菌,产生难闻的气味。洗牙清除这些污物后,口臭问题会明显缓解。
为什么有人觉得洗牙后牙齿变松、牙缝变大呢?
其实这是一种 “错觉”。牙结石就像楔子一样塞在牙缝里,把牙齿 “撑” 得紧紧的。当洗牙去除牙结石后,原本被填塞的牙缝暴露出来,就会让人感觉牙缝变大。而牙齿变松,往往是因为之前牙结石已经导致了牙周病,牙槽骨被破坏,洗牙只是让问题显现出来 —— 这恰恰说明更需要及时治疗,否则牙齿会松得更厉害。
当然,洗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洗牙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不适,比如牙齿敏感人群会感到酸痛,这是因为牙结石去除后,牙本质暂时暴露,一般几天内就会缓解。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也很重要,不规范的洗牙可能会损伤牙釉质、造成交叉感染。
多久洗一次牙合适呢?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建议每年洗牙1~2次;如果有牙周病,可能需要每3~6个月洗一次,具体遵医嘱。
说到底,洗牙就像给牙齿做“健康体检”,不仅能清洁口腔,还能让医生及时发现蛀牙、牙龈问题等隐患。与其纠结洗牙好不好,不如把它当成口腔健康的常规保养 —— 毕竟,健康的牙齿才是好好吃饭、自信微笑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牙周病学》
2. 牙周病治疗技术及护理方法
供稿科室:口腔科
作者:吴凡
审核: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