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功能为一体的国家首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医院始建于1909年,初为由“防疫局”资助的防疫医院,设立观察床数张,工作人员十余名。1945年改为河北省立医院。解放后先后更名为河北省第一人民医院、河北省医院。1983年改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归属河北大学,更名为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历经24次易名4次选址。
医院分为本部和北院两个院区,本部以疑难危重症综合诊疗为优势,北院以肿瘤综合诊疗和结核病防治为特色。医院努力研究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项目、新技术、新疗法,以高新技术为突破点,开展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全飞秒近视矫正术、人工智能(AI)三维重建技术、自主呼吸单孔胸腔镜等高新技术,实现了医疗技术与世界前沿的接轨。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2019年度考核等级为A+,近三年考核等级为A。
医院编制床位2760张,医疗区占地面积188亩,建筑面积23.12万平方米。医院职工366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7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12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河北省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9人。
目前医院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3个[肿瘤专业、神经内科、普通外科(含胃肠外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单位2个(神经外科、病理科);河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1个(肿瘤学),省级医学重点学科7个(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肾病科、肿瘤内科、放射影像科、妇科),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5个(肿瘤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神经外科、病理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口腔科、妇科、产科、康复医学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单位1个(急诊科);省级中医优势专科2个(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肿瘤专业);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个(护理学、临床药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9个[神经内科、急诊医学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儿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口腔专业、普通外科(不含胃肠外科)、胃肠外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科]。医院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普通外科获批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急诊科专业基地获批国家级重点专业基地;全国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援定点医院、日间手术和肿瘤MDT国家试点医院、国家级内镜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河北省肿瘤微生态代谢调控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肿瘤放化疗机制与规程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慢性肾脏病骨骼代谢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普通外科数字医学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脑胶质瘤精准诊断与治疗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炎症相关肿瘤精准影像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肿瘤精准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河北省数字孪生消化道肿瘤诊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肿瘤科、泌尿外科为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医院临床医学学科排名ESI全球前1%,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医院拥有多种高、精、尖医疗设备,配置了全国最新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台,河北省首台美国艾克芙X射线近距离治疗系统1台,国际先进的飞利浦Vereos PET-CT、河北省第一台西门子最高端多维一体多功能SPECT/CT、GE Revolution超高端256排能谱 CT等12台,高场强3.0T核磁共振仪1台、1.5T核磁共振仪5台,高端配置的瓦里安TrueBeam、联影506c等医用直线加速器4台,西门子放疗专业大孔径4D模拟定位CT、医科达Flexitron HDR三维后装机各一台,全球最先进的光磁一体技术美敦力S8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1台、3D结构光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1台、蔡司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1台、蔡司高端手术显微镜2台,国际领先水平的美国贝克曼生化免疫流水线系统,国际先进的超声诊断仪器等,实现了诊疗手段现代化、智能化。
医院目前承担着国家、省部、市厅级科研课题多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多次举办全国和省级各学科专业交流会,并与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依托百年老院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医院秉承“仁爱、诚信、敬业、创新”的院训,以“为患者、为社会”为宗旨,将患者满意作为立院之本,大力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彰显社会责任。在抗击非典、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援和灾后重建、手足口疫情防治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多次圆满完成援外、援疆任务,受到省市和有关部门表彰。同时开展对口支援帮扶、首席医师下乡、医疗惠民、先心病救助、白内障复明工程、微笑列车、阳光志愿者服务、社区双向转诊等八大爱心工程和“保定责任”公益文化医疗服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凝练出“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文化氛围,以博爱、人道的胸怀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2020年,省卫健委和省发改委确定医院为“河北省区域医疗中心”。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于2022年11月投入使用,采用平疫结合模式,设置床位450张(可转化为240张ICU床位),在保定市新冠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住院综合楼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10月投入使用。建成后,将使北院区成为分区合理、功能集约、运行高效的现代化院区,解决冀中北部地区疑难危重症患者就医难题。
医院曾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卫计委医疗扶贫贡献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成员”“河北省首批百佳医院”“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北省政府质量奖” 等多项殊荣。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025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