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体检报告,“肾上腺瘤”“肾上腺结节”几个字赫然在目。肾上腺?它在哪?意外瘤?是不是癌?一连串问号瞬间涌上心头。别慌!这颗体检中意外发现的“小东西”虽然名字陌生,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洪水猛兽。
藏在深处的“小帽子”:认识肾上腺与意外瘤
肾上腺,顾名思义,是位于两侧肾脏上方的三角形小腺体,像两顶小小的“帽子”。它们虽小,却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负责分泌多种关键激素:调节血压和应激的皮质醇、维持水盐平衡的醛固酮、以及让人应对危机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此外还可以合成少量性激素。
肾上腺意外瘤,是指在因其他原因(如腹痛、腰痛做CT/MRI,或体检做腹部超声)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它们通常没有引起任何症状,是个不折不扣的“意外来客”。
面对“意外来客”,评估是重中之重
发现肾上腺意外瘤,首要任务并非恐慌,而是科学评估!评估的核心聚焦于两大关键问题:
1. 它是“良民”还是“危险分子”?(性质评估)
良性居多:幸运的是,绝大多数肾上腺意外瘤是良性的!最常见的是无功能腺瘤(不分泌激素)。
恶性可能:少数情况下可能是肾上腺皮质癌或转移癌(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转移而来),但这通常伴有影像学上的可疑特征(如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生长快、密度不均等)。
2.它是否在“悄悄搞破坏”?(功能评估)
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数意外瘤是无功能的,即不分泌或仅分泌极少量激素,不会扰乱身体平衡。
潜在的“激素风暴制造者”:约10~20%的意外瘤具有内分泌功能,可能悄无声息地过量分泌激素,引发严重健康问题:
皮质醇过多(库欣综合征):可导致向心性肥胖(肚子大、脸圆如满月)、高血压、高血糖、皮肤紫纹等。
醛固酮过多(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常伴有低血钾(乏力、肌肉痉挛)。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多(嗜铬细胞瘤):可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烈头痛、大汗淋漓、心悸、血压极度升高,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危象)。
性激素过多:相对罕见,可能导致男性乳腺发育、女性月经紊乱等。
理性认知,莫让“意外”成“心结”
发现肾上腺意外瘤,重要的是保持冷静,认识到它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无功能的。定期随访观察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并非所有“瘤”都需要“一刀切”。关键在于在专业医生(内分泌科、泌尿外科)的指导下,完成必要的激素评估和影像学随访。
这颗体检中意外发现的“小东西”,更像是一个提示我们关注健康的信号。科学评估、理性应对,莫让“意外”扰乱了生活的平静。与其过度担忧,不如将其视为一次深入了解自身健康的机会,在医生的护航下,安心前行。
供稿科室:内分泌内科
作者:乔丽丽 张耀
审核: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