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app_亚博足球竞彩-劲爆体育推荐

图片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健康科普| 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桥”,动静脉内瘘知多少发布时间:2025/6/9 17:25:00 ?  ?  浏览次数:453次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规律的血液透析是延续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而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一条可靠的“生命通路”——动静脉内瘘。接下来带大家了解这一维系生命的重要通路。

一、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多用桡动脉)与静脉(多用头静脉)直接吻合建立的血管通路,它通过动脉血流的冲击促使吻合静脉逐渐扩张、增厚,形成一条可供反复穿刺、血流量充足的血管通路。

二、动静脉内瘘的优势

1.提供充足血流量内瘘使得静脉能够承受更大血流量,满足透析过程中对血流量的高需求,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2.减少穿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作为长期稳定的血管通路,内瘘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让患者能够更便捷地接受血透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降低并发症风险:动静脉内瘘是由人体自身的组织建立的,不存在外部导管,因此减少了细菌感染机会。此外,动静脉内瘘对其他血管的破坏较小,降低了其他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如血栓形成、血管狭窄。

4.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因反复穿刺导致的并发症,进而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5.使用寿命长:维护得当的内瘘可正常使用数年甚至数十年。

三、动静脉内瘘的建立

A.适应症主要适用于需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在病情稳定、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B.手术过程:通常选择非惯用手(如左臂)的前臂进行手术,常用部位为桡动脉与头静脉的吻合。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耗时约1~2小时。

C.术后需注意

1.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注意手术切口渗血情况。

2.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3.避免压迫禁止在手术侧抽血、输液或测量血压等操作,避免佩戴手表、戒指等饰品,防止因摩擦、撞击导致内瘘损伤。

4.注意内瘘处有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如无震颤及杂音改变及消失,有可能是血栓形成,需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可进行轻微的握拳活动,术后1周可开始捏握力球促进内瘘成熟。

D.内瘘成熟时间:内瘘需要4~8周时间“成熟”,即静脉充分扩张、管壁增厚。

E.成熟后的内瘘表现为触摸有震颤感,听诊可闻持续性血管杂音。

四、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感染多因局部皮肤破损,穿刺操作不当引起。局部可见红、肿、热、痛,严重可伴发热、寒颤等全身表现。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内瘘部位清洁、无菌操作及定期更换透析器。

血栓形成抗凝不当、血流缓慢等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表现为内瘘震颤消失、血管变硬、透析血流量不足。治疗尽早介入溶栓或手术取栓。

动静脉瘘狭窄过度牵拉、撞击内瘘部位可能导致内瘘狭窄,影响血流。表现为局部血管震颤增强,远端肢体肿胀。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手术修复。

动脉瘤:动静脉内瘘术后没有经过系统锻炼,过早使用,静脉壁太薄,或是压迫不规范,组织血流时间过长等导致。表现为血管局部膨出成囊袋状,可能伴随皮肤变薄。治疗为穿戴弹性护套,严重时需手术修复。

五、动静脉内瘘日常护理

A.避免外力损伤:禁止在瘘侧肢体提重物、佩戴手表或首饰。避免压迫内瘘侧手臂。穿刺后正确按压止血,避免血肿形成。

B.保持血管通畅:每日触摸震颤或听血管杂音,若震颤减弱或消失需立即就医。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脱水(如腹泻、大量出汗后及时补液)。避免高脂饮食,降低血栓风险。

C.穿刺护理:穿刺点轮换使用,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透析后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手臂沾水,防止感染。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当之无愧的“生命线”,其维护和护理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内瘘的优势、建立过程、日常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确保血透治疗的质量和安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每一位透析患者都应成为自己血管通路的“守护者”,与医护人员携手,让生命之河畅通无阻。

 


供稿科室:肾病内科

作者:田领、高燕

审核:王云、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