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某外科病房的一段对话。
老王:“老李,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老李:“嗨,这不巧了,我看你前几天因为吃降压药没有做成手术,还没等医生嘱咐,我就偷偷把降压药停了,结果到手术室血压太高了,麻醉医生说让再调整调整再做手术。这怎么吃了降压药不给做,不吃也不给做呢?”
老王:“是呢,这到底该怎么办啊,大夫?”
麻醉医生小刘:“两位先不要着急,你们两个虽然都因为高血压停了手术,但是原因还是不一样的。老王,你吃的什么降压药啊?”
老王:“那个降压药可好用了,还特别便宜,叫利血平,你瞧,我这五天不吃了,血压都不高。”
麻醉医生小刘:“嗯,那老李你呢,用的什么降压药?”
老李:“我吃的硝苯地平。停了三天了。”
麻醉医生小刘:“嗯,这就对了。现在就跟你们解释解释为什么你们的手术都没做了。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基础病,很多患者跟你们一样,都有高血压病,麻醉医生在术前访视时会仔细询问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用药种类、用药时间和用药的剂量,对不同患者提出不同的要求,并针对患者用药情况决定患者术前是否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物。因此就会出现你们的情况,有些患者吃了降压药物要停手术,而有些患者则因为没有遵照麻醉医生医嘱停用相关药物而停手术。
老王用的是利血平,这个药物是通过消耗身体里面维持血压的物质来调节血压的,这类物质叫儿茶酚胺,是体内维持血压的重要成分,长时间服用这类药物,会把体内的这些物质消耗殆尽,而麻醉药物应用之后也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血压降低,这个时候如果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就会产生严重的低血压,而这种低血压对我们目前的升血压的药物又不敏感,血压不好升起来就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这类药物还包括北京降压0号等含有利血平成分的的复合型降压药。所以这类药物术前我们要求至少停够7天,让身体里的维持血压的物质适当的恢复,以保证你们的安全。除了这类药物,我们平时吃的ACEI类的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烈的缩血管物质,可以使血压升高),以降低血压;还有ARB类的降压药(如氯沙坦、缬沙坦等),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降低血压。这两类药物均可以影响血管收缩活性,降低血管阻力,而麻醉药物也有某种程度扩张血管作用,两者联合应用会造成严重低血压,增加器官缺血的风险,因此这两类药物也需要在手术当日停用的。如果手术晨血压高,可以找医生换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
老李你呢,用的硝苯地平,这类降压药就不会造成上面说的这种情况,应用后不会对麻醉造成严重影响,而您停用后,你看到了,血压反而高了,血压太高出现脑血管意外的概率也就高了,那您面临的风险也就大了。所以您这药是不需要停用的。而是应该规律服用。”
老李:“可是不行啊,大夫,医生护士都说了,手术的时候早上不让喝水,那我怎么吃药呢?”
麻醉医生小刘:“用一小口水喝药是没有问题的,不影响手术。现在你们能明白了吧?”
两人对视一笑,点了点头。
麻醉医生小刘:“当然,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那几种降压药,绝大多数降压药都是不需要停用的,按照平时的用药习惯规律服用即可。特殊情况特殊药物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一天准确告诉患者,患者按照麻醉医生的说法去执行就好。”
老王:“那如果我要做急诊手术呢?来不及停药或者换药呢?怎么办?”
麻醉科小刘:“急诊手术的话,我们以救命为原则,在生命面前,其他的风险都可以为生命让步。好了,两位现在按照告诉你们的各自的用药方案继续准备吧,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麻醉前访视和评估专家共识(2020版)
供稿科室:麻醉科
作者:刘荣芳、李永乐
审核:王云、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