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频繁遭遇眼部干涩、刺痛、疲劳等困扰。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很可能是干眼症在作祟。干眼症,并非简单的眼睛缺水,而是一种复杂的眼部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了解干眼症的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保护我们的眼健康至关重要。
一、干眼症的成因
干眼症,医学上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异常,或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其成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患干眼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更易受到干眼症的侵袭。
2.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多风、空调环境中,或长时间暴露在电子屏幕前,会加速泪液蒸发,破坏泪膜稳定性,从而引发干眼症。此外,环境污染、紫外线辐射等也会对眼表造成损害,增加患病几率。
3.生活习惯:现代人过度依赖电子设备,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眨眼次数不自觉减少,泪液分泌不足,无法有效滋润眼球,这是导致干眼症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用眼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干扰眼部的正常代谢,诱发干眼症。
4.眼部疾病:某些眼部疾病,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结膜炎、角膜炎等,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分布,破坏眼表微环境,进而引发干眼症。眼部手术,如近视矫正手术、白内障手术等,也可能对泪膜造成损伤,导致术后干眼症的发生。
5.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引起泪液分泌减少的副作用,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
二、干眼症的症状
干眼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眼部干涩:这是干眼症最主要的症状,患者常感觉眼睛干涩、有异物感,仿佛眼中有沙子,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烧灼感。
2.视力波动:泪膜不稳定会导致光线折射不均匀,从而引起视力波动,看东西时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视力下降更为明显。
3.眼疲劳:由于眼睛缺乏足够的润滑和滋养,容易产生疲劳感,长时间用眼后会出现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4.眼红:眼表组织长期处于干燥、缺氧状态,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眼睛发红。
5.畏光:眼睛对光线变得敏感,在强光下会出现刺痛、难以睁开的情况。
三、干眼症的诊断
由于干眼症症状与其他眼部疾病相似,因此准确诊断至关重要。医生通常会综合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诊断:
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用眼习惯、生活环境、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分析可能的致病因素。
2.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观察眼表结构是否有异常,如角膜上皮损伤、结膜充血、睑板腺功能障碍等。
3.泪液功能测试:常用的有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泪液分泌试验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泪液的分泌量,判断泪液分泌是否正常;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则用于评估泪膜的稳定性。
四、干眼症的治疗
一旦确诊为干眼症,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保护眼表健康。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改善生活习惯: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定时休息,多眨眼,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空调环境中。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用眼,有助于减轻眼部疲劳。
2.使用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常用药物,它可以模拟天然泪液,补充泪液不足,缓解眼部干涩症状。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人工泪液,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产品,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
3.治疗原发病:对于由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干眼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可通过睑板腺按摩、热敷等方法,改善睑板腺分泌功能;患有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需控制好病情,以减轻对眼部的影响。
4.佩戴湿房镜或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对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佩戴湿房镜可以减少泪液蒸发,保持眼表湿润;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则有助于保护角膜上皮,促进角膜损伤的修复。
5.手术治疗:在药物治疗和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有泪小点栓塞术、颌下腺移植术等,通过手术来改善泪液分泌和泪液动力学,缓解干眼症症状。
五、干眼症的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1.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眺望远方或闭目养神。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2.注意眼部保湿: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中。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和风沙对眼睛的刺激。
3.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有助于维护眼健康。
4.定期眼部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以及患有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干眼症。
干眼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虽然一般不会导致失明,但却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通过了解干眼症的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眼健康,远离干眼症的困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爱眼睛,告别“干”尬,享受清晰、明亮的视界。
供稿科室:眼科
作者:李坤玲 彭新明
审核: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