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app_亚博足球竞彩-劲爆体育推荐

图片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健康科普| 警惕!糖尿病背后的视力“杀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布时间:2025/6/7 9:15:00 ?  ?  浏览次数:268次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患者数量已达惊人规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控制血糖、关注饮食,却容易忽略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它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患者的视力健康,堪称糖尿病患者视力的“隐形杀手”。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对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究竟是什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就像一个“破坏分子”,会逐渐损害视网膜的血管。视网膜是眼睛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重要部位,而视网膜血管则为视网膜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当糖尿病导致视网膜血管出现病变时,就如同给视网膜的“生命线”埋下了隐患,进而引发一系列眼部问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如何发展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非增殖期:这是病变的早期阶段。此时,视网膜血管壁上会出现一些微小的膨出,形成微动脉瘤,就像血管壁上长出了一个个小气球。同时,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一些成分会渗漏到视网膜组织中,导致视网膜水肿、渗出。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出现轻微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很容易被忽视。

增殖前期:随着病情的进展,视网膜的小血管逐渐闭塞,局部视网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为了获取亚博足球竞彩的血液,视网膜会释放一些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就像“错误指令”,会刺激新生血管的生长。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视力下降可能会更加明显,还可能出现视野缺损,比如看东西时感觉有一块区域看不见。

增殖期: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严重的阶段。新生血管不仅脆弱易破裂,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一旦新生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会进入玻璃体腔,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会突然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严重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仅存光感。反复出血还会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这些增生的纤维组织会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


三、哪些因素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病程越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越高。一般来说,患糖尿病5年以上的患者,就需要密切关注眼部健康了。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病程15年以上的患者,发生率更是高达80%以上。

血糖控制水平: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持续的高血糖会直接损伤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血压、血脂异常:高血压和高血脂会进一步加重视网膜血管的损伤。高血压会使视网膜血管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血管痉挛、硬化;高血脂则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视网膜血管。

其他因素:年龄较大、吸烟、肥胖、妊娠等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很多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视力也基本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以下症状:


视力下降: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视力逐渐减退。视力下降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只是轻度模糊,重者可导致失明。

视物变形:患者看直线时会感觉线条弯曲、变形,比如看门框、窗户等物体时,原本笔直的边缘变得扭曲。这是因为视网膜病变导致视网膜上的图像不能正常聚焦,从而出现视物变形。

视野缺损:患者会感觉看东西时视野范围变小,好像有一块区域看不见,就像透过一个小孔看世界一样。视野缺损的部位和范围与视网膜病变的位置和程度有关。

眼前黑影飘动:当发生玻璃体积血时,患者会突然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黑影的形状和数量不一,有的像蚊子飞舞,有的像云雾遮挡。


五、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早期发现病变的关键。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5年内,应进行首次全面的眼部检查;之后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就应进行首次眼部检查;之后根据病情,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孕妇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进行眼部检查,妊娠期间根据病情增加检查次数。


眼部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散瞳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视网膜的情况,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该如何治疗?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这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以延缓病变的发展。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用一些药物来改善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减轻视网膜水肿和渗出。常用的药物有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等。此外,对于一些伴有黄斑水肿的患者,还可以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等,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激光的热效应,破坏视网膜的缺氧区域,减少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激光治疗主要适用于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的患者。

手术治疗: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严重的增殖期,出现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视网膜脱离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玻璃体切割术,通过手术清除玻璃体腔内的积血和增殖的纤维组织,复位脱离的视网膜,挽救患者的视力。


七、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在于控制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严格控制血糖: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控制血压和血脂:定期测量血压和血脂,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高血脂患者可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来降低血脂。

定期眼部检查:这是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熬夜等会加重眼部负担,不利于眼部健康。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视力的严重威胁,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控制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就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病变的发展,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远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困扰,守护清晰视界。




供稿科室:眼科

作者:李坤玲    彭新明

审核: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