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app_亚博足球竞彩-劲爆体育推荐

图片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健康科普| 体检查出胆囊息肉?先看“大小”再慌也不迟发布时间:2025/5/26 10:20:00 ?  ?  浏览次数:166次

在年度体检报告里,“胆囊息肉”这一术语愈发多见,很多人看到这一诊断瞬间担忧,其实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并不可怕,以良性为主,胆囊息肉的大小是首要关注点。

一、认识胆囊息肉

胆囊为肝下梨形囊袋,其主要作用为储存及浓缩胆汁,胆汁是消化脂肪不可或缺的辅助因子。我们把向胆囊壁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定义为胆囊息肉,想象胆囊内壁长出“小蘑菇”或“小山丘”,这就是胆囊息肉。病理将胆囊息肉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大类,非肿瘤性息肉最为多见,包括胆固醇息肉、炎症性息肉等。胆固醇息肉的形成与胆汁胆固醇含量过高直接相关,为胆囊黏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通常不会癌变;炎性息肉的形成,与胆囊长期受炎症刺激相关,导致黏膜增生,呈多发性,直径常小于1cm,一般癌变几率也较低。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及腺癌,发生几率相比较低。

二、大小是判断胆囊息肉风险的重要指标

探讨胆囊息肉是否引起担忧,大小是核心。息肉的大小与癌变风险呈一定关联性,直径不足1cm的胆囊息肉,癌变几率微乎其微,此类息肉多属良性范畴。患者多无明显的病状,往往在健康体检的超声检查中意外发现,针对此类小息肉,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需定期复诊,动态观察息肉大小变化。

三、除了大小,这些因素也需关注

胆囊息肉风险评估,大小是核心,但非唯一参考指标,在胆囊息肉诊疗中,需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其中息肉增大的速度尤为重要,息肉明显增长,如6个月内息肉更大超过2mm,虽最大径小于1cm,务必提高警觉,及时到医院就诊;息肉的外形不容小觑,如单发息肉基底部宽大,则有一定的癌变几率;患者的症状也不容忽视,绝大多数胆囊息肉的患者无明显不适,若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症状,宜早期到医院就诊;如既往存在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病史,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此类患者应提高警惕,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息肉超过2cm者,息肉癌变的风险随之上升。

四、胆囊息肉的应对措施

针对直径不足1cm、无明显症状且变化迟缓的胆囊息肉,可采取定期复查,每6~12个月接受一次超声检查,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如息肉大于1cm,建议尽早到医院肝胆外科、普通外科就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患者饮食要均衡,宜低脂低盐,减少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内脏、脂肪、油炸食品等;高纤维饮食如蔬菜、谷物等。且饮食要有规律性,尤其要吃早餐,避免胆汁长时间淤积。需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五、亚博足彩app:胆囊息肉的常见误区

多数患者认为,胆囊息肉一旦确诊,必须立即手术,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胆囊息肉绝大多数是良性的“纸老虎”,无需过度恐慌,关键在于明确性质、评估风险、科学随访。发现胆囊息肉后,请务必咨询专业医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时解除担忧及隐患。健康生活,定期体检,让您对胆囊息肉不再恐慌。


参考资料

1.《第10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外科杂志,2021,59(11):881-886.

3.KamayaA, FungC, SzpakowskiJL, et al. Management of Incidentally Detected Gallbladder Polyps: Society of Radiologists in Ultrasound Consensus Conference Recommendations[J]. Radiology, 2022, 305(2):277-289. DOI: 10.1148/radiol.213079.



供稿科室:肝胆外科

作者:周元龙   杨季红

审核: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