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经历过肩膀夜间疼痛加剧、活动困难,甚至“整宿睡不着”?这可能是肩周炎在作祟。别再以为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中招!本文将结合亲身经历与专业医学知识,带您全面了解肩周炎。
一、什么是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因其在50岁左右高发),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和粘连,导致肩部疼痛和活动范围严重受限。
二、为什么会得肩周炎?——常见原因揭秘
肩周炎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长期劳损与不良姿势:
长时间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或手机,保持肩部内收、内旋姿势。
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使用肩关节。
不良习惯:如长期保持肩部不动、喜欢用高枕头睡觉、经常熬夜导致身体修复能力下降。
2. 肩部外伤:肩部受伤(如拉伤、扭伤、骨折)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容易诱发炎症和粘连。
3. 寒冷刺激与忽视保暖:肩膀长期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或夏季空调直吹,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变差,诱发或加重疼痛。
4.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肩部组织退化、修复能力降低,50岁左右是发病高峰期,但年轻人因上述不良习惯发病的也不少。
5. 缺乏运动:肩关节长期缺乏活动,会导致关节囊挛缩、肌肉力量减弱,稳定性下降,更易发生粘连。
三、肩周炎有哪些表现?——典型症状需警惕
疼痛: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酸痛,尤其在夜间或肩部活动时加剧,严重时会影响睡眠,疼痛部位常在肩关节周围,可能有明显压痛点(如肩峰下、喙突处)。
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个方向(尤其是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的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日常动作如梳头、穿衣、背手摸背等变得困难。
僵硬感:肩关节感觉僵硬、发紧,像被“冻住”一样。
四、如何缓解与康复?——综合策略是关键
肩周炎的康复是一个“持久战”,需要耐心和坚持。
1. 保暖是基础:避免肩部受凉,尤其注意空调、风扇不要直吹。天冷时佩戴护肩或穿高领衣物。
2. 合理热敷:每天坚持热敷肩部20分钟左右(可用热敷袋、热水袋或红外线烤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3. 外用药物辅助: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外用消炎止痛药膏或贴剂(如非甾体抗炎药贴膏)。
4. 科学康复锻炼(核心):必须在疼痛可忍受范围内进行,循序渐进,切忌暴力!
钟摆运动/划圈法:弯腰,患侧手臂自然下垂,轻轻做前后左右摆动或顺时针/逆时针划圈。
毛巾拉伸:
动作一:双手在身后握住毛巾两端(健康手在上,患侧手在下),用健康手向上拉毛巾,带动患侧手臂向上移动(类似搓背动作)。每天10~20次。
动作二(斜挎拉伸):用健康手抓住患侧手腕,缓慢将患侧手臂拉向对侧肩部(斜挎姿势),感受肩后部拉伸。保持15~20秒,重复10~20次。
手指爬墙:面向或侧向墙壁站立(距离约3/4臂长),患侧手指沿墙面缓慢向上“行走”,直到感觉疼痛或无法再上移为止。在最高点停留几秒,再缓慢下移。每天10~20次。目标是逐渐增加高度。
棍棒/雨伞辅助练习:双手握住一根木棒或长雨伞两端(间距略宽于肩),用健康手带动患侧手做上举、外展、内外旋等动作。
滑车练习:利用固定在高处的滑轮和绳子,双手各握一端,用健康手上下拉动绳子来带动患侧手臂活动。
5. 调整生活习惯:
避免高枕:选择高度适中、能支撑颈椎曲线的枕头。
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给身体修复时间。
饮食清淡:避免过多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炎症反应。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严重或自我管理效果不佳,务必及时就医。
五、绝对禁忌!——这些运动/动作要避免
康复期间,以下类型的运动和动作会加重肩部负担,必须严格避免:
1. 举重类运动:如单臂/双臂哑铃推举、杠铃推举、卧推等。会给发炎的肩关节带来过大压力。
2. 过度拉伸和抬肩动作:如引体向上、高位下拉、过度用力的肩部拉伸。可能拉伤甚至撕裂本已脆弱发炎的组织。
3. 长时间保持肩部内收和内旋姿势:如长时间伏案工作、打字、双手紧贴躯干的操作。这会加重粘连。
4. 剧烈的、需要爆发力的肩部动作:如哑铃俯身飞鸟、侧平举(尤其负重)、快速投掷动作(棒球、标枪)、游泳(特别是自由泳、蝶泳)。
5. 对抗性运动:如篮球(抢篮板、投篮)、排球(扣球、发球)、网球/羽毛球(大力挥拍)等,容易发生碰撞或过度使用导致损伤加重。
6. 涉及大幅度或快速旋转肩关节的动作。
肩周炎虽常见且痛苦,但通过早期识别症状、去除诱因(保暖、改掉不良习惯)、坚持科学康复锻炼(尤其注意循序渐进和避免禁忌动作)、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大多数人是可以逐渐改善并恢复功能的。治疗肩周炎是一个持久战,贵在坚持!如果您的肩膀开始出现不适,请务必重视,及早干预,避免发展到“冻结”的严重阶段。
供稿科室:关节外科
作者:李庆贵
审核: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