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说话总觉得费力,声音也哑了好多”“稍微多说几句就喉咙发紧”……生活中,不少人会被这类嗓音问题困扰,而声带息肉正是背后的常见“元凶”。作为耳鼻喉科医生,今天就带大家科学认识这个“声音小偷”。
一、什么是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是发生在声带黏膜表面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多呈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的息肉状突起,常位于声带边缘前中1/3交界处。
左侧为正常声带,边缘光滑、对称;右侧为息肉声带,可见灰白色隆起,导致声音嘶哑。
二、哪些人容易“招惹”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的形成与长期用声不当、过度用声密切相关,以下几类人群需格外注意:
-职业用声者:教师、歌手、主持人等长期高强度用嗓人群,声带黏膜反复摩擦易引发增生。
-不良用声习惯者:经常大声喊叫、清嗓子,或在嘈杂环境中强行说话的人。
-基础疾病患者:患有反流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长期鼻塞导致用嘴呼吸,声带干燥)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生活习惯不佳者:长期吸烟、饮酒,或偏好辛辣刺激食物,会刺激声带黏膜,增加发病可能。
三、声带息肉有哪些典型症状?
-声音嘶哑:最常见症状,初期可能仅在疲劳或用声过度后出现,随息肉增大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失声。
-用声疲劳:说话时间稍长就感觉声带酸胀、费力,无法维持正常音量。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咽部异物感、咳嗽,若息肉过大堵塞声门,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四、发现声带息肉该怎么办?
1.及时就医检查
喉镜检查是诊断声带息肉的“金标准”,通过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医生能清晰观察声带形态、息肉位置及大小。
2.科学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适用于较小的息肉或发病初期,通过禁声休息(让声带充分放松)、雾化吸入(减轻黏膜水肿)、嗓音训练(纠正不良用声习惯)等方式改善。
-手术治疗:若息肉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需在全麻下通过支撑喉镜进行息肉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配合嗓音训练可有效预防复发。
左侧为术前息肉状态,右侧为术后声带恢复情况,体现治疗效果。
五、如何预防声带息肉?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声,说话时保持适中音量,语速放缓。
-感冒、咽喉炎症期间尽量少说话,减少声带负担。
-戒烟限酒,少吃辛辣食物,保持咽喉湿润(多喝水,避免口干)。
-职业用声者需定期进行嗓音评估,学习科学发声方法。
声带是重要的“发声器官”,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职业发展。若出现持续声音嘶哑超过2周,切勿自行用药,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才能让“好声音”回归生活。
参考资料
[1]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李慧.声带息肉发病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康复指导[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1): 136-137.
[3]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4]韩东一,肖水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5]李进让,路平,孙建军.声带息肉临床形态和病理特征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8): 585-588.
供稿科室:耳鼻喉科
作者:冉程 赵俊英 王静妍
审核: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