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简单说,它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肌肉不知不觉地变少、变弱了。别小看它,肌肉少了、弱了,走路不稳、容易摔倒、拎不动东西、甚至生病后恢复慢等问题就都来了。下面我们就仔细说说啥是肌少症,怎么筛查,怎么预防?
一、肌少症是啥?有啥危害?
1.肌肉就是身体的“发动机”和“保护伞”:它让我们能走路、爬楼梯、拿东西,还保护关节、维持体温、储存营养。肌肉少了,这台“发动机”就动力不足,“保护伞”也不结实了。
肌少症不是单纯的老了没力气:它是肌肉量明显减少,加上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身体活动能力变差的一种综合情况。它可能和营养不良、活动少、慢性病或某些激素变化有关。
2.危害可不小:
1)容易跌倒、骨折(尤其髋部骨折,很危险!)。
2)日常活动困难(洗澡、穿衣、买菜做饭都费劲)。
2)更容易疲劳,走不远。
4)抵抗力下降,生病后恢复更慢。
5)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增加住院和需要照护的风险。
二、怎么发现“肌少症”的苗头?(临床表现)
留意自己和家人有没有这些情况:
1. 越来越没力气:
1)拎不动稍重一点的东西(比如一袋米、一桶油)。
2)拧不开瓶盖、罐头盖。
3)从椅子上站起来费劲,需要用手撑。
4)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需要中途休息。
2.走路变慢、不稳:
1)走路速度明显比以前慢了。
2)感觉脚步沉重,抬不起腿。
3)走路有点摇晃,怕摔倒。
4)过马路时,绿灯时间不够用。
3. 体重减轻(尤其没刻意减肥):
1)衣服裤子感觉变宽松了,特别是胳膊、腿明显变细了。
2)脸看着没怎么瘦,但四肢瘦了。
4. 容易疲劳:稍微活动一下就觉得很累,精力不如从前。
5. 反复跌倒:近一年内摔倒过不止一次。
三、在家就能做的简单自测
方法一:测测小腿有多“壮实”(小腿围测量)
1. 指环测试法: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组成一个环,环绕小腿最粗的位置。若指环和小腿之间有空隙,表示肌肉量明显不足;若刚好环绕住,甚至环绕后还有空挡,也要注意可能肌肉量减少了。
2.软尺测量法:保持小腿垂直地面,用软尺测量小腿最粗处的周长,即小腿围。
男性:如果小腿围< 34厘米,提示有肌少症风险。
女性:如果小腿围< 33厘米,提示有肌少症风险。
(注意:这个方法最简单,但只是初步筛查,不能确诊。数值越小,风险越高。)
方法二:试试“起立-坐下”灵不灵(五次起坐测试)
1. 找一把标准高度(大约45厘米高)、有硬靠背、不带轮子的稳固椅子(比如餐椅)。
2. 坐在椅子中间,双脚平放地面,与肩同宽。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不要用手撑椅子!)。
3. 听到“开始”口令后,尽快站起来再完全坐下去,连续做5次。
4. 家人用秒表(手机计时器也行)记录从第一次站起来到最后一次坐下屁股碰到椅面的总时间。
如果完成5次起坐的时间 ≥12秒,提示有肌少症风险(身体活动能力可能下降)。
(重要提醒!)做这个测试时,旁边一定要有家属或看护人员在旁边保护,防止跌倒!如果感觉头晕、心慌或腿脚不稳,立即停止!
四、怀疑有风险,该怎么办?(干预措施)
如果在自测中发现风险信号,或者有前面提到的那些表现,不要慌!肌少症是可防可控的!最重要的是采取行动:
1. 赶紧告诉医生:带着您的自测结果和观察到的症状,去看老年科医生或您的家庭医生。医生会做更专业的评估(可能包括测握力、步速、甚至特殊仪器测肌肉量),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问题。
2. 营养是基础-吃够蛋白质:
1)蛋白质是肌肉的“建筑材料”。老年人尤其需要足量优质蛋白。
2)每天都要吃:鸡蛋(每天1~2个没问题)、牛奶/酸奶/奶酪、瘦肉(鸡鸭鱼牛羊猪,换着吃)、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
3)三餐均匀分配:别把蛋白质都堆在一餐吃,每餐都要有点“肉蛋奶豆”。
4)胃口不好?试试少量多餐,或把食物做得更软烂易消化。必要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蛋白粉(遵医嘱使用)。
3. 运动是关键-动起来,练肌肉:
1)光吃不动不行!必须通过运动刺激肌肉生长。
首选抗阻运动(力量训练):这是最有效对抗肌少症的运动!
①简单易行:坐姿抬腿、扶椅深蹲(半蹲即可)、靠墙俯卧撑、用弹力带做手臂和腿部练习。
②循序渐进:从轻的、次数少的开始,慢慢增加难度和次数。感觉肌肉有点酸胀是正常的,但不能有疼痛。
③安全第一:务必在医生或专业物理治疗师指导下开始,学习正确姿势,避免受伤。最好有人陪伴。
2)有氧运动不能少:快走、太极拳、游泳等有助于整体健康和心肺功能,结合力量训练效果更好。
3)平衡练习防跌倒:单腿站立(扶稳)、脚跟脚尖走直线等。
4)贵在坚持:每周至少2~3次力量练习,天天动一动最好!
4. 管理慢性病: 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对保护肌肉也很重要。
5. 保证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注意防晒),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肌肉功能。
守护肌肉,就是守护独立行走的能力,守护晚年的生活质量!关注肌肉健康,从简单的自测开始,行动起来!
参考资料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供稿科室:老年医学科
作者:赵林亚 肖暖
审核:王云 崔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