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app_亚博足球竞彩-劲爆体育推荐

图片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健康科普| 什么是颅内蛛网膜囊肿?发布时间:2025/5/16 9:25:00 ?  ?  浏览次数:896次

在神经外科门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单位组织健康体检,做头颅CT或核磁后发现颅内有个囊肿;小朋友摔了一跤后头痛,行头颅CT检查后报告提示颅内蛛网膜囊肿。这时,患者或患者家长立马紧张起来,有的认为需要开颅手术,有的甚至认为自己得了癌症,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那么,颅内蛛网膜囊肿到底是个什么病?会有什么症状?需不需要治疗?

今天,我们带大家了解一下颅内蛛网膜囊肿。

为什么叫蛛网膜囊肿

通俗的讲,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在大脑内部形成的充满类似水一样物质(脑脊液)的空腔,这种囊肿通常被一层薄膜包裹,这层膜称为蛛网膜,因此得名为“蛛网膜囊肿”。学术上讲,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包裹脑脊液的蛛网膜结构畸形。

蛛网膜囊肿的流行病学

随着MRI、CT等检查手段的普及应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检出率也随之增多,其中儿童居多。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患病率约为2.6%,好发于中颅窝和脑室。大多数蛛网膜囊肿常在检查时偶然发现,多数呈稳定状态,据报道,约3.6%~10%的儿童蛛网膜囊肿会在观察过程中逐渐增大,成人蛛网膜囊肿增大的概率更低,而儿童蛛网膜囊肿比成人的更容易引起临床症状,因此,有学者建议对于4岁以下的无症状蛛网膜囊肿患儿需要密切随访。

病因与形成机制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相关研究指出一些机制假说,包括可能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导致,或可能由于局部炎性反应、创伤、出血、感染、肿瘤或手术操作等引起。

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症状

颅内蛛网膜囊肿大多数处于稳定状态,许多患者可能一生都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囊肿的位置和大小,可能会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

1)频繁的恶心、呕吐;

2)持续性或间歇性头痛;

3)癫痫发作;

4)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乏力、言语障碍等;

5)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

6)小儿颅骨变形,头围增大;

7)视力下降,眼球活动受限;

8)眼球震颤、步态异常等。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

无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但需定期监测以确认囊肿没有增大或引发其他问题。而对于有上述相关临床症状的蛛网膜囊肿患者,根据病情可能采取手术治疗。常见的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切除囊肿壁、神经内镜下囊肿造瘘术和囊肿分流术。其中,随着神经导航的逐渐普及,神经内镜下囊肿造瘘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另外两种手术方式相比较,神经内镜下囊肿造瘘术的临床预后更佳,包括感染率较低、无分流依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高等方面;尤其是鞍上、脑室内及纵裂深部的蛛网膜囊肿更适合行囊肿造瘘术。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良性病变,多数情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只需要定期监测囊肿的发展情况,而当囊肿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时,根据病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神经内镜下囊肿造瘘术。如果您身边遇到这样的发现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情况,首先安抚患者不必恐慌,然后建议患者来神经外科门诊进行专业的诊治。


参考资料

徐金山,葛明,梁树立.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研究进展[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38(12):1281-1284. 



供稿科室:神经外科

作者:赵鹏飞    李春晖

审核:王云    崔岚